Top Posts
為什麼做CT( ...
以終為始的初衷
《21天養成健康...
照顧者必讀!張曼...
影評:《史塔茲的...
【試閱】渡邊淳一...
《歡迎搭乘轉運計...
比英雄更好看的反...
鹽埕「偷喝奶茶」...
愛自己的全部~《...
人生《可以強悍也...
錢都去找喜歡它們...
  • Home
毅貞的第二人生地圖
  • 關於我
  • 聯絡我
  • 以終為始的初衷
  • 閱讀
    • 自我成長
    • 生活
  • 健康
    • 醫療
  • 理財
    • 投資
      • 幣圈小白學習筆記
  • 第二人生的準備
作者

謝毅貞

謝毅貞

健康生活醫療

取得無敵星星經驗談

by 謝毅貞 4 6 月, 2022

拜政府與病毒共存之賜,與染疫者共存於職場空間,只好一起走上取得無敵星星的旅程。

DAY 0(5/27) 發燒超過38度,快篩二條線,快篩陽經醫療人員看診即確診政策,結果排視訊排了一個多小時,還排不到,直接進社區篩檢站確認,直接拿了五天份感冒藥(?)回家。

很快就收到COVID-19確診簡訊要自主回報的密切接觸者,說實話若同住家人多,填起來有點麻煩,而且誰知道辦公室防疫負責人員的行動電話和email?只好填自己的,沒有填完整就無法成功上傳。

填完後不久就收到隔離通知書,問同事為何多一日?才知道原來檢舉日是第0日,第二天才開始算第1天。

當天晚上就有衛生單位媒合的住家附近診所醫生打來視訊看診,沒再另外給藥,說有問題再打到診所改藥,建議前三天照著三餐吃藥,先把症狀壓下去,再讓身體慢慢復原。

DAY1(5/28) 一直發燒、咳嗽

DAY2(5/29) 依然發燒、咳嗽

退燒藥只能在剛服用時有效果,發燒反覆,咳嗽吃藥未止,咳到有點小吐。

DAY3(5/30) 依然發燒、咳嗽

想說不能只靠退燒藥,開始自行用冰箱製冰用冰敷袋退燒,竟然有用。

(不過也可能是本來就只會發燒到第四天,採檢日是第0日)

DAY4 不再發燒,咳嗽有痰吃篩檢站的藥沒什麼效果,開始找中醫視訊診療,有的電話打不進去,打進一間可以排視診療,結果下午開始排,到晚上22時30後才看診,而且是在我說等到想睡了後優先看診,診所人員說還有20幾人還在線上排視訊看診,當天太晚了,醫生說請第二天下午再請親友到診所拿藥。

DAY5 開始吃中藥,因為過了急性期,所以不是拿清冠一號,是類清冠?清冠一號若不是急性期開始吃會太寒,反而容易身體不適合。

DAY6 沒發燒,咳嗽、有白痰狀況有比較好,但沒痊癒,睡前咳的比較嚴重,三餐飯後吃中藥,睡前加吃西藥。

DAY7 跟DAY6差不多,期待出關,決定DAY8到診所看診重新開藥。

DAY8 到衛生單位分配的診所看診,因呼吸道只能在外面看診,是一家住家附近新開的診所,服務很好,設配很新,剛進去時發現空間也很香,跟一般診所的空氣不太一樣。

重新開藥,醫生說要祛痰就不能太止咳,以祛痰為主開藥,睡前再加止咳藥。

無敵星星取得不是個容易的路程。

剛又在網路新聞看到無敵星星是幻想,未二度染疫者其實是取決於自身免疫力,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臉書指出,雖然病毒變種扮演了一定的免疫逃脫角色,不過也有許多人沒有二次染疫,像目前就只有4.3%的人重複感染。(冏~所以無敵星星救餐飲不見得可以成功?)

咳嗽、有痰狀況,確診痊癒的朋友說大約要20天才會全好。

目前除了咳嗽、有痰,比較容易累(要躺床休息),專注力也比較差。

個人覺得確診必備的東西:

1.綠色葉菜類,可以燙蔬菜吃,因為醫生建議要多補充蔬菜,但外送和便當類,蔬菜一向偏少,不過確診胃口也不好,就盡量多補充。

2.喜歡的影集和書籍,居家隔離7天會讓人更加覺得自由的重要性(果然不能做壞事的性格,無法接受關在牢籠裏失去自由),準備些喜歡的娛樂可以放鬆心情,加快痊癒。

3.感情好的親友,如果全家被居隔,可以幫領關懷包、拿虊、送餐、買生活必需品等,就是緊急事情發生時,在外還有親友可以支援。

4 6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生活

《捍衛戰士:獨行俠》英雄不死、更未凋零

by 謝毅貞 2 6 月, 2022

上檔日就去看了《捍衛戰士:獨行俠》是近來最正確的決定之一,因為看完二天後就被無敵星星認證,開始居家隔離…

飛行和空戰場面是阿湯哥堅持為了大螢幕而生的畫面,音效和音樂也很棒,請務必想辦法進電影院看 XD

……防雷線……

湯姆克魯斯最經典代表作捍衛戰士續集,「獨行俠」再次展現對速度的渴求,一開始的試機畫面和音樂就非常精彩,展現了彼得米契爾上校仍舊堅守他的飛行崗位,過了多年依然桀驁不馴的性格。

若不是冰人已是上將,用權勢護衛他,他的軍旅生涯可能就在開場的試飛中結束,因為冰人的一通電話將他召回飛行學校當教官,而他要讓學員出一個九死一生的特殊任務,他認為學員未準備好,但其實是他一直未準備好要放下過去。

面對已故搭檔「呆頭鵝」的兒子「公雞」和其他年輕飛行員,他堅持任務成功的要件之一就是活著回來。

比起空戰場景,「獨行俠」和冰人見面的那一刻,是最讓我感動的一幕QQ

在冰人已逝後,「獨行俠」立刻被拔掉教官的位置(也太現實),在和長官衝突下,他親自上陣示範了如何完成任務,後來更老驥伏櫪親自出征,帶領年輕學員完成這個驚險任務。

這部電影還有個特別處,一些傳統英雄電影,主角會掛掉,救回下一代,成為典範,也讓年輕一代順利接班,但「捍衛戰士」還是屬於「獨行俠」的英雄電影,他完成任務,更用F-14載「公雞」回去,不過最後還是被劊子手救回基地,代表了更成熟,更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沙灘排球也是要讓學員更加融為一體)。

電影最後獨行俠還駕著阿湯哥的個人收藏P-51與潘妮翱翔天際。完整串起第一集和續集,完整了「獨行俠」的人生故事,為續集電影如何呈現做了完美示範。

2 6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生活自我成長閱讀

數位孤立時代需要的書 —《你可以獨立,但不孤立》

by 謝毅貞 2 6 月, 2022

在台灣很多人經歷過Omicron居家隔離後,一定會發現「你可以獨立,但不孤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你可能全家都被居家隔離7天,如何領藥?如何吃三餐?如何領關懷包?

這時朋友和社群的重要性就顯現,不然就會像北漂學子,被陳部長說:「已上大學,該自己照顧自己。」(咦?

這段時間我曾幫朋友領關懷包、送藥,也麻煩家人幫我送餐,總之,這次疫情讓我們再次有了活化社會網絡的機會。

本書作者Val Walker是一個專研悲傷、失去與失能的專業復健諮商師。書中有也走出孤立的故事,如何怯生生踏出第一步?

如果家人朋友都離太遠,或者遭遇困境自身難保時,我們就會覺得孤立無援。但人們不希望別人知道我們實際上有多孤單,會刻意表現出快樂、受歡迎的模樣,尤其在社群媒體上。

作者在一場大手術醒來,發現自己完全孤立無援,看到朋友傳來的簡訊,說她不能來幫忙,她覺得那真是人生最孤單的一刻,她才開始寫這樣一本書,讓面對跟她一樣遭遇的人可以得到參考與指引。

當發生生病、搬遷、喪親或失去工作等可能讓人變得孤立無援時,找到新的友誼、支持團體和社群,走出來方法。

臉書有四百個好友,卻沒有一個可依靠的數位孤立時代,孤立不等於寂寞(書中指出最寂寞的一化是Z世代),Y世代的孤立程度可能更高。

孤立和社群媒體是惡性循環,研究顯示:「孤單又孤立時,更有可能過度依賴社群媒體,逃避對話和有意義的面對面活動。

書中提到很多克服孤立的方法,簡單舉個幾個:

與人交談

找回對話的自信

向社群尋求支持

建立友誼和社群

在台灣這種地狹人稠的地方,不碰到人比碰到人更難,書中針對美國提出的建議與個案側寫不見得全都適合台灣,本來以為這是一本探討社群造成的孤立現象的書,但本書更全面的透討了造成孤立的各種現象,例如癮症和悲傷、疾病和照顧、搬遷或調職等造成的孤立,如何採取行動,創造社群,在這個數位孤立時代,是一本值得參考的書,讓你的臉書四百個好友至少有幾個人可以依靠。  

2 6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自我成長閱讀

抗疫必備神書 —《家人使用說明書》

by 謝毅貞 1 6 月, 2022

在與COVID-19共存的年代,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成為生活中常遇的事,被迫跟家人長時間相處,更需要這本書的建議

改變視角就會得到解救(本書主題)

只要是人類就無法完美,想改變家人的缺點是不可能的事,轉念用不同的角度看家人才能得到解方。

例如:易怒→勇於表達自己

      固執→有主見

       愛碎唸→能言善道

看到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與做法,家庭自然會和樂。

容忍彼此的缺點,才是家庭的原點。

照著書中建議執行的結果如何?真的很難 XD

就像作者在書中所言:「家庭是相反特質的聚集地。」

我想,家庭成員應該是上天給我們的人生挑戰,要如何跟個性不同的人相處融洽?

只能依書中建議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做到成為習慣,才能與家人共同畫出又大又漂亮的圓。

1 6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生活

Netflix《孟買女帝》適合在失去勇氣時重溫的電影

by 謝毅貞 31 5 月, 2022

一個本該是對這個世界充滿怨恨的富家千金甘加,卻成了為卡馬提普拉區性工作者帶來希望的《孟買女帝》甘古拜,其中經歷的艱苦,恐怕電影都算還輕描淡寫。

你敢為公義一個人去見黑社會老大爭取支持嗎? 

看過Netflix這部電影的人或許或認為甘古的轉折是因為黑社會老大拉辛的支持,把她視為妹妹,她才能在妓院獲得特殊的地位,背後有特殊勢力支持確實

對人地位的提升很有用,但有多少人有勇氣一個人去找一個黑社會老大討正義?這就代表了她的勇氣勝過多數人的不平凡。

當然她出身平門望俗的學識也注定了她與一般被拐騙到紅燈區賣身的女孩有不同的見識,這是她的優勢,但這個優勢很小,在她進入妓院後,她娘家的一切勢力就與她無關,她父親至死都不喝與她名字聽起來相近的恆河水,代表了她娘家不可能給她任何支持。

PS:印度人認為喝恆河水可以治百病。

性工作者不管在金錢或地位上獲得多大的成就,仍很難被世俗所容,在她有所成去到印度總理時,總理對她說:「為何不成就自己的家園?」,意思就是改名換姓去過另一種生活,但甘加已把卡馬提普拉紅燈區視為家園,把四千位性工作者視為家人,用堅定立場說服總理支持她的作為。(仍在擁有財富後,依然保有初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爭取名人的話語權

不管是競選卡馬提普拉區長還是發表對女性權益的演講,甘古知道除了贏得選舉成為名人,才能讓她的主張和訴求被聽見,記者費齊在她成為區長後的採訪也幫了很大的忙,讓她被更多人看見、聽見 電影最後提到這樣的人不能名留青史,但在串流平台的幫忙下,若是真人真事,已名流青史。

本部電影是由《孟買黑手黨皇后》改編,但吉古拜原型的家人堅持她是社會工作者,住在卡馬提普拉,但從不是娼妓,在法院提起訴訟中。

如果覺得人生充滿困境,看了女主角甘加的遭遇,從名門淑女變成娼妓,在不佳的環境下仍然逆轉人生,就會覺得再難的事也該再試看看,而印度電影的歌舞場面也會令人心曠神怡,列入個人遇困境的電影解方。

在居隔的時間,終於有時間看這部在朋友和網路上具有好評的《孟買女帝》,其實有一個謎題想不通,包括甘加也想不通,所以15年未離開卡馬提普拉,為何拉姆尼克為什麼這麼做?把一個不管是新婚妻子(原著)還是一起私奔到孟買的漂亮女友賣入妓院?

PS:讓我重啟Netflix的帳號其實是現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主演的精彩絕倫、內容高潮迭起的政治諷刺喜劇《人民公僕》,光這兩部就值得這個月的月費。

31 5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幣圈小白學習筆記投資理財第二人生的準備自我成長閱讀

《以太奇襲》真會成為世界第一嗎?

by 謝毅貞 19 5 月, 2022

不要買你不懂的東西,所以我花了時間看完這本400頁的以太坊成立的故事。

以太坊主要是Vitalik Buterin「V神」在19歲時提出的區塊鏈技術(12頁白皮書),讓他吸引了一群Crypto-Hackers一起打造去中心化的平台。

作者Camila Russo曾長期任職於媒體業,2013年住阿根廷,當時阿根廷有兩位數的數字通膨,她一領到薪水立刻去換成美元,某天,阿根廷總統下令禁止人民購買美元,突然,網路上把披索兌換成美元存入外幣帳戶的選項消失了。

她那時才注意到比特幣,阿根廷人用它來解決通膨問題,於是決定深入報導這種不受任何人控制、不用遭受阻止兌換或沒收的貨幣。它是由演算法及電腦程式碼決定,不是由政客和央行總裁一時心血來潮決定的。

2017年Russo想把在加密貨幣市場目賭的一切永久紀錄下來,發現比特幣很多好書介紹,但市面上沒有一本書好好講以太坊的故事,Russo認為以太坊把區塊鍊技術發揚光大,比特幣想成為P2P的貨幣,以太坊則是想成為P2P的一切,它想成為「世界電腦」,這是她率先書寫以太坊歷史的原因。

這本書不會教你怎麼投資以太幣(Ether),但可以讓你了解以太坊是怎麼在世界上達中到目前的位置,加密駭客,是一群怎麼樣的人?

以太坊的試圖把力量從世界少數幾個強大實體分散到個體手中,從資產到資料有更多自由,以自己想要方式運用,想了解加密貨幣的革命方式,這是一本很適合的入門書,Russo想讓毫無區塊鍊技術的知識的任何人都讀的懂以太坊的故事。

加入加密貨幣的潮流並非易事,把這本書當作一個新創事業的故事,看一個19歲的天才駭客如何改變世界,又如何面對人類的野心、貪婪,這是一個充滿跌宕的歷程。

克服人性弱點可能比改革金融體系更困難。

當一群住破舊廠房,吃超市過期食品的加密駭客,以太坊就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他們的家,在以太幣暴富,因人性貪婪而上漲的加密貨幣圈,這群駭客終於了解到,有遠比程式碼還複雜的事物,「他們可以為電腦編寫程式,但他們不能為人性編寫程式,因為人類的貪婪、野心、聰明才智足以找到繞過程式的方法,世界無法塞進智慧型合約中…」。

中本聰始終匿名,V神身分廣為人知,大家把他視為加密貨幣圈的巨星,但他一直很節儉,他曾說過:「所有的加密貨幣社群,包括以太坊,都應該注意這些警訊。沈浸在價值數千億美元的數位紙上富貴,與實際為社會創造有意義的東西,是截然不同的。」

像V神這樣真正的信徒,仍一本初衷朝著願景邁進,就算那願景未能實現,我也願意參與其中,這是持有以太幣的初衷吧,參與一場加密貨幣的革命,我相信仍未被世俗力量黑化的創辦人布特林。

19 5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生活

[好雷]奇異博士2~多重宇宙是內心各種面向?

by 謝毅貞 4 5 月, 2022

夢是通往其他宇宙的窗口,夢是其他宇宙的現實,這《是奇異博士2》的設定。

防雷線⋯⋯⋯⋯

一開始的混戰,是奇異博士的夢,也是其他宇宙的現實。而其他宇宙的怪物,其實是從主線宇宙(616號宇宙)派出。

緋紅女巫好強,當初薩諾斯之戰,是愛情耽誤了汪達,不然根本不用《復仇者聯盟》,蕯諾斯應該打不過為了兒子瘋狂的緋紅女巫。

這部電影反派也沒有被打敗,她是覺醒。(母親對子女的愛,為了給他們想要的,願意犧牲自己的幸福。)

回到主角奇異博士,Stephen是一流的外科醫生和眾人眼中的英雄,依然得不到主線宇宙前女友(克莉斯汀)芳心。

奇異博士2是Stephen覺醒之路,他可能是多重宇宙最危險的存在,但他也可選擇成為救世主。

他要阿美莉卡發揮她真正的實力,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但他面對Christine詢問「你幸福嗎?」時也自欺欺人,直到他回到內在處理自己的恐懼,不怕去愛人、被愛,他才更強大。

王面對奇異博士:「你覺得幸福嗎?」的提問回答:「這是的困難的問題,但面對種種困難,仍感謝當下」

告訴我們雖然面對可能失控多重宇宙,別把夢當真,活在當下的是最重要的課題。

我曾遇到每天做夢的人,如果夢真的是通往其他宇宙的入口,那他每天都去了其他宇宙一次?

電影中阿美莉卡說她從未做夢,代表其他宇宙沒有她。

作夢在身心靈裏面是潛意識的展現,電影中是在其他宇宙發生的真實事情,也是每個宇宙的連結。

所以緋紅女巫、奇異博士都用了「夢行」的方法,藉由其他分身通行到其他宇宙,所以夢遊是其他宇宙的人來到了這個世界?

個人腦補心得:

多重宇宙就像人心的各種面向,有黑暗、快樂、悲觀、樂觀,人生怎麼走,就看你選擇走向那一個現實。

推薦:多重宇宙的各種景物和打鬥舖陳值得進電影院體驗。(很想進電影院看,又不想被隔離,只好請假在人少的工作時段去看。)

大爆雷

1.別對這部電影中出現的光明會有太大期望。

2.第二個彩蛋不太需要等,等了會發現….被耍了。第一個彩蛋或許不太用等,因為我也不知道那個女的是誰?(求解)

4 5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自我成長閱讀

你相信有《比努力更關鍵的運氣創造法則》嗎?

by 謝毅貞 18 4 月, 2022

你認為成功一定是經由努力嗎?

會想從圖書館找這本不是新書的書閱讀,主要是隨機看到閱部客的說書,而我認為自己是個好運的人,所以「運氣可以創造」這種主題,自然吸引了我的目光。

你知道《暮光之城》的作者Stephenie Morgan Meyer是一個寫作新手,當她從栩栩如生的夢境中醒來後,思考夢境、然後坐到電腦前開始寫作,後來她寫了四本,每一本都被拍成電影,成為史上最暢銷的書籍之一。

機運將是成功的關鍵,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不用看這本書了?

作者 Frans Johansson提出接納運氣,進而創造運氣的方法。他目前是 The Medici Group(一家教企業創新策略的顧問公司)的CEO。

他直指意料之外的機運才是決戰關鍵,在變化如此之快的世界,專業知識和邏輯可能是障礙而不是資產。

本書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是解釋為何現今世界會那麼如無法預測。第二部份就是接納隨機性。

接納隨機性,為自己創造就的三個方法如下:

第一個是「關鍵命運時刻」(讓自己的人生產生多一點關鍵時刻)

  1. 不要太專注於某件事。
  2. 採取交集思考法。
  3. 跟著你的好奇心走。
  4. 拒絕接受可測試的途徑。

關鍵命運只是改變世界的必要起點,後續一定要有人願意採取行動,將抽象的點子轉化為具體的事實,情況才會真的有所不同。

第二個是「果敢的賭注」

  1. 下很多賭注。
  2. 將每一個賭注的規模降到最低。
  3. 採取最小規模的可執行手段。
  4. 計算可負擔的虧損,不要計算投資報酬率。
  5. 把你的熱情當成動力。(熱情能緩解下注的壓力)

下注後將會有各種意料外的複雜動力產生。

最後一個是「許多動力的交叉點」(諸多動力互相碰撞的結果)

  1. 始料未及的後果。
  2. 某種行動的後續效應。
  3. 過去的成就會不斷強化,並促成未來的成就。

讓動力朝自己靠攏(怎麼利用幸運的機會?)

  1. 設法吸引複雜動力自動靠攏。
  2. 密切審視各種意外發現。
  3. 尋找一個起點。
  4. 掌握動能和強度。
  5. 加倍下注。

看完之後雖然認同成功往往發生在意料之外,但是做好萬全準備,一旦看見機會,明快地採取行動更是重要,因為機會之窗可能很快就會關上。

書中舉了歐巴馬從菜鳥參議員到連任二屆總統,他體認自己有機會參選總統時,內心非常掙扎。直到參議員Thomas Daschle給他忠告「我告訴他,他有機會去做這件事,但不要指望機會之窗永遠為他開啟。」那個忠告徹底改變了歐巴馬的命運。

這個小故事讓我想起年輕時,曾有個地方政治的操盤手,勸進我參與選舉,他願意幫忙操盤,當然他也評估那時有勝算,但我跟歐巴馬的選擇不同,還是在談笑風生中拒絕了。主因是我對政治沒有那麼大的熱情,而如書中作者提到熱情是成功最大的資源,若一個人沒有熱情,就不會下賭注,那麼,意料外的事就比較不會發生。

看了這本書,如果你在感到熱情的地方,看到機會點,就可參考這本書的建議勇敢行動。或許你會想機會若是隨機的,看書有什麼用?但書中的這些建議或許能幫你知道如何利用這些動力,來為自己創造優勢。

18 4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健康投資理財自我成長閱讀

《原生家庭木馬快篩》如何解除人生設定?

by 謝毅貞 13 4 月, 2022

自覺原生家庭木馬對我影響很大,例如金錢算富足,但一直想賺更多錢金錢匱乏感(金錢木馬破洞)。

看到李欣頻的新書《原生家庭木馬快篩》出版,很快就入手讀完,讀完對木馬解除有沒有用?請往下看下去↓

本書一開始提出人類木馬程式的三個步驟破解法:

  1. 頭尾相連:當下情況→  原生家庭情況→
  2. 頭尾第二數相連:當下之前,發生過的類似情況→  原生家庭事件之後→
  3. 找到共同點:共同點→  抓著這個木馬程式不放的好處→

解方:逆轉反應法—每次都堅定地選擇與過去不一樣的反應,這樣才能以新的反應,覆蓋原劇情的反應模組。

使用「三代家族史破解源頭木馬法」,更在後面的章節舉出各種案例的破解示範:主要有自我、人際關係、個人天賦、金錢與財務、疾病、意外、生死課題。

提出破解原生家庭負向印記的側翼游擊路線

  1. 經由自己喜歡的電影、影集之木馬現形記
  2. 常講的負向情緒或行為之木馬現形記
  3. 對自己姓名詮釋的木馬現形記
  4. 用無意識的直覺畫之木馬現形記
  5. 潛意識X光片之木馬現形記

可透過觀看影視作品讓木馬現形,到達讓人生終極方程式RAM

R:Reset→清0

A:聚焦在無限遠的版圖與頻率→∞

M:天命級大愛頻率的行動→Now

最後李欣頻老師說要以升維的角度「現在影響過去,未來影響現在」,清完原生家庭負向木馬印記後的現在回看過去自己的原生家庭,自然會以感恩替換掉怨憤,以大家共好的願景決定現在的所思、所言、所行。

金錢木馬破洞和不自信的木馬在看完書後依然無法立刻解除,才看完書就立刻花了五千多元買了二堂線上課程,未上完的網路課和和未看的書更多了,中了木馬,還是需要是再多看幾次書中的內容,每天練習,建立新模式。

4/16 update

4/14在李欣頻老師的FB留言:「剛出版就買,讀完也寫了心得,要解除木馬可能還需多看幾次。」

欣頻老師回覆:「可設定成一次就解成。」

我又留言:「看完了書也上完老師原生家庭木馬線上課,依然覺得無法一次就解成。(自己的功力不夠)。」

老師再次回覆:「最後一句正是木馬。」

我終於明白了,不管是金錢匱乏還是知識焦慮,都是因為自認為不足的木馬造成,其實在外人的眼中,我已是富足,但我確自認有匱乏,只要體認到自己其實是富足,木馬就解開了。

13 4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投資理財

保持不變通的投資紀律正確嗎?

by 謝毅貞 12 4 月, 2022

談談投資紀律,目前使用的方法是每季(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投入一筆資金。

三月底時覺得不太妙,但為了維持紀律,還是投了一筆錢買進台灣大盤ETF,果然…

讓我思考保持紀律是否是最好的方法,因為才試行幾年,也不太確定。

為什麼覺得三月不太妙,是因為印度神童阿南德的預言和老高的會員專享影片(2022年3月,真的大災難來了,告訴你一個只有上流社會才知道的秘密,可以幫你預知和躲避一些大災難),有點迷信。

為了保持投資紀律,還是在3月31 日投入資金。

不過現在思考是否要這麼沒變化的硬性投入,還是把部份資金抽回主動操作,思考中,有好的建議,歡迎留言或私訊討論。

12 4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1
  • 2
  • 3
  • 4
  • ...
  • 6

關於我

關於我

謝毅貞

87年初等考試、90年普考、92年高考,現在是一個待退公務員,這是一個分享美好生活的部落格,會從健康、閱讀、理財、生活四個面項來分享。最好的美好就是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近期文章

  • 《21天養成健康習慣》免費講座歡迎你來參加
  • 照顧者必讀!張曼娟的《自成一派》讀後心得
  • 影評:《史塔茲的療癒之道》(Phil  Stutz )
  • 【試閱】渡邊淳一的《鈍感力》~鈍感不等於遲鈍
  • 《歡迎搭乘轉運計程車》心得分享

近期留言

    與我聯繫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最近文章

    • 《21天養成健康習慣》免費講座歡迎你來參加

      11 5 月, 2023
    • 照顧者必讀!張曼娟的《自成一派》讀後心得

      20 4 月, 2023
    • 影評:《史塔茲的療癒之道》(Phil  Stutz )

      18 2 月, 2023
    • 【試閱】渡邊淳一的《鈍感力》~鈍感不等於遲鈍

      16 2 月, 2023
    • 《歡迎搭乘轉運計程車》心得分享

      13 2 月, 2023

    文章分類

    • 二度就業 (3)
    • 健康 (12)
    • 幣圈小白學習筆記 (4)
    • 投資 (9)
    • 旅行 (2)
    • 照顧者 (8)
    • 理財 (12)
    • 生活 (21)
    • 第二人生的準備 (4)
    • 美食 (1)
    • 自我成長 (22)
    • 運動 (1)
    • 醫療 (8)
    • 長照 (5)
    • 閱讀 (25)

    Popular Posts

    • 1

      [普好雷]《月球隕落》很適合老高說書的電影

      5 2 月, 2022
    • 2

      你聽過聲灸嗎?和聲灸的神奇相遇

      1 3 月, 2022
    • 3

      看完《轉念的力量》開始終生學習的轉念功課

      6 12 月, 2021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 Line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謝毅貞 網站主機維護:光拓數位工作室


    回到最上面
    毅貞的第二人生地圖
    • 關於我
    • 聯絡我
    • 以終為始的初衷
    • 閱讀
      • 自我成長
      • 生活
    • 健康
      • 醫療
    • 理財
      • 投資
        • 幣圈小白學習筆記
    • 第二人生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