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osts
為什麼做CT( ...
以終為始的初衷
《21天養成健康...
照顧者必讀!張曼...
影評:《史塔茲的...
【試閱】渡邊淳一...
《歡迎搭乘轉運計...
比英雄更好看的反...
鹽埕「偷喝奶茶」...
愛自己的全部~《...
人生《可以強悍也...
錢都去找喜歡它們...
  • Home
毅貞的第二人生地圖
  • 關於我
  • 聯絡我
  • 以終為始的初衷
  • 閱讀
    • 自我成長
    • 生活
  • 健康
    • 醫療
  • 理財
    • 投資
      • 幣圈小白學習筆記
  • 第二人生的準備
分類:

自我成長

生活自我成長閱讀

今年我想這樣生活—四月

by 謝毅貞 2 4 月, 2022

#學習連結呼吸

在星巴克冥想五分鐘超難,照著書中的建議,全神貫注整個呼吸循環,結果5分鐘的冥想就中斷了四次,還需要多練習。

#段捨離

在換了新床墊時,房間就跟著段捨離了一次,買了站立式書架時,又再斷捨離一次,但還有很多東西仍然未收,四月看來可以成為段捨離的月份。

書中提到:「忙了一整天之後,你最不想面對的就是令人煩躁的視覺提醒。…一旦你開始進行斷捨離,整理實體環境之後,你往往會發現,你的心理層面也出現了類似空間。」

#培養友誼

從你的友誼往來,可以看出你內心的安全感程度。…你擁有可以真實做自己的朋友嗎?

四月設為友誼月,多約朋友見面、分享。

這是本書看到目前為止最有感覺的一個月,四月還有很多要點都是很棒的建議,在星巴克打這篇文章時,遇到一個大姊主動問我書籤那裏買?我跟她說在九乘九,後來我把那個書籤主動送給她,我和她兩個很快樂,也做到書中在四月的建議之一#仁慈對待地球,為鄰人創造一點快樂,這類社區服務做的越多,對地球平衡所做出的貢獻就愈多。

2 4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第二人生的準備自我成長

邁向第二人生—心態篇

by 謝毅貞 1 4 月, 2022

前陣子跟好友電話中聊到提早從公職離開的話題,因在職場受了委屈,她也想退。

一開始同理心支持,但後來想,我是做了生涯規劃,主動離開現職,而心受委屈想離開職場的好友,並沒有真正想離開的動機(甚至是猶豫),對未來的生活也沒有生活重心的規劃,或許你會說,沒有經濟壓力的情況下,想退休就退休,做什麼規劃。

但如果沒有興趣或生活重心,受委屈就冒然退休,一開始可能還好,長期下來反而容易生病,關在家裏,也容易得憂鬱症。

前幾天在中古小姐FB看到在美國退休人士較多的區域,看到不少老人家無聊到頻繁出來遛狗(狗都累了QQ)

同時在日本有個97歲仍是現役的護理人員,還出了一本新書《到死為止都要工作》。

雖然不用到死都要工作,但一直關在家裏,退化會很快。

不管是受委屈離職或提早離開職場,遇到委屈就離開,很容易被視為戰敗而逃,而且不願面對,到其他環境,依然也是解不開心結。逆轉情勢後華麗轉身離開才是好解方。

如何逆轉情勢,華麗轉身離開,將再寫一篇與你分享。

延伸閱讀:97歳、看護師を続けながら一人暮らし。

1 4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二度就業理財自我成長閱讀

錢花越多越有錢的方法—《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by 謝毅貞 23 3 月, 2022

你會擔心每月薪水在通貨膨脹的時代很快就花完嗎?

不要說投資,每月都入不敷出。

這應該是很多人目前對「金錢」的困擾。

如果有一種錢花越多越有錢的方法,你想不想學?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在看了說書影片後,本來不想再逐字看,但只看了前面部份就決定細看,因為作者Mentalist DaiGo跟我熱愛的事剛好一樣,「書本」和「知識」也是我所愛,讓我想學習作者「透過閱讀、獲得知識」,從熱愛工作中賺取應得報酬的方法,

每本書都有每人看到的獨特觀點,看到這篇讀書心得、筆記的人,建議也可以閱讀整本書,獲得自己的重點。

花掉的錢如何讓它自己流回來?Mentalist DaiGo書中提到方法很簡單

「金錢」→「興趣」→「工作」→「金錢」,順著箭頭繞一圈,初步金錢螺旋就完成了。

這個金錢螺旋不是一次性,應該再一次投入「喜歡的事物」裡。

「金錢」、「興趣」、「工作」形成無限金錢螺旋。

轉動金錢螺旋的四大步驟:

步驟零:找到自己「真正興趣」

步驟一:徹底投入於自己的「興趣」之中

步驟二:想方設法將「興趣」和「收入」做連結

步驟三:從「興趣」中得到收入,再投資

興趣如何變身吐鈔機?

首先「宣傳與奉獻」,讓身邊的人都知道你的事情。利用「奉獻」自我宣傳,把機會最大化。

例如可跟朋友說:「這是我喜歡的事,如果你有這方面需要我幫忙,別客氣,讓我助你一臂之力。」

其他四個創造金流的方法

「互惠原理」幫你經營人心

「誰認得你」比「你認識誰」更重要

「強連勢」可靠,「弱連帶」更具優勢

四大聯想訓練,打造「致富直覺力」

作者認為把錢花在買書上是世界上最有利的投資,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比書本,更讓人獲得「學習經驗」

只要能啟動「金錢」→「興趣」→「工作」→「金錢」的金錢螺旋,就能用錢越多更有錢,財富就像空氣無所不在。

當你轉動自己的金錢螺旋,在金錢和幸福之間取得平衡,就可以比金錢更重要的時間資源,花在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上。

23 3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自我成長閱讀

修行者如何同時成為上市公司執行者?—臣服實驗

by 謝毅貞 16 3 月, 2022

這可以說是作者麥克.辛格的前半生自傳,充滿傳奇性。

一個熱衷自我靈性成長的人,在大學畢業就過著練習瑜珈和靜心的隱士生活,還買了一塊森林裏的地、自蓋房子,準備進入隱居生活,卻因為放棄個人自我的臣服,成功的同時成為修行者和成功商業人士。

作者認為能做到的關鍵在於臣服,放下個人反應,才能與生命現在的面貌互動,而不是它曾經的模樣。(很玄吧)

麥克.辛格在第一章提到改變自己的是1970年在和一個朋友聊天時,突然聽到自己腦中的聲音。(就像看電影時旁邊坐了一個嘴巴講不停的觀眾),為了讓心智安靜下來,走上改變生命的旅途。

自力建造神聖小屋→

接受銀行家的私人教師任務→

通過博士資格考→

成為大學兼任教師→

第一次舉辦大型靈修活動→

建造宇宙聖堂→

以愛建造建築公司→

個性化程式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醫療經理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成為上市公司執行長→

回到最初

活在生命之流打造出來的生活裡,40年過後,麥克.辛格仍住在當森林裡穩居靜心的屋子裏,每天早晚到聖堂與大家一起靜心,以及每週日大型聚會。但原本十英畝的聖堂,現在被九百英畝連綿不絕的田野和美麗森林圍繞。

麥克.辛格認為這些年看遍很多事,「向生命臣服」是唯一留下的東西。

作者認為臣服練習有二個階段:

首先,捨棄你頭腦和心裡形成喜歡和不喜歡的個人反應。

第二,探詢眼前的狀況你要做些什麼。

跟隨更深層的引導會讓你的人生走到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看完這本書,我認為麥克.辛格不是因為捨棄「自我」,讓生命作主,而在出入世中自由轉換,而是他對生命中每個際遇都接受挑戰、全力以赴,所以能兼顧工作與規律靈修。

他全心全力的做每一件事,也就是持續捨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和情緒,專注的面對困難和挑戰。

能不能學習麥克.辛格全然對生命臣服?

我想我是做不到,在講求個人化的時代,要大家捨棄自我的喜好,全然臣服是很困難的事,但至少學到可用更開闊的視野,宏觀看待問題,生命之流把那些事帶到生命中一定有其意義。

16 3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二度就業理財生活自我成長

為什麼要退休?

by 謝毅貞 8 3 月, 2022

遞出退休登記後,很多人關心和私訊問退休的問題,一次回答。

Q:你要退休嗎?

A:不是退休是轉職。(退而不休)

Q:你是75制還是85制?

A:都不是,也沒有月退金。(領的算是轉職金?)

Q:退休後要做什麼?

A:現在是百歲時代,必然會有第二人生,也是終身學習的時代,2017年的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中,一位日本84歲老太太, 開發了hinadan APP,一上市就達到四十萬次下載。

只要不要自我設限,人生有無限可能。

日本小說家本間久雄說:「很多人是三十歲就死了,到八十歲才埋葬」,會阻止你的只有自己。

Q:已財富自由才做出離開穩定工作的決定?

A:財富自由是假議題,你有聽過郭台銘說他財富自由,所以不再工作?

Q:為什麼要繼續工作?

A:做自己熱愛的事,順便帶來現金流,像最近的股匯走勢,有其他現金流,對於投資,才能心定。

Q:要存多少錢才能做出退休的決定?

A:同樣是假議題,每個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同,存多少錢才能退休,因人而異。

還有其他問題可留言或私訊,會繼續回答個人意見。

8 3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自我成長閱讀

看《不順利的日子順心過》為不順心的日子求解方

by 謝毅貞 18 2 月, 2022

第一次看的時候,看不太懂。搞不清楚為什麼很多人都推這本書,也就是靈性導師佩瑪‧丘卓的作品,對我來講是很不容易懂了一本書。

前陣子回家的時候洗澡洗到一半,浴室突然沒有熱水。用冷水把身體擦乾淨就當洗好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爸爸為了嘗試自行修理,反而造成水龍頭漏水而且止水閥也止不住,只能讓它漏水一整晚,第二天等水電師傅來修。

因為水龍頭漏水止不住,我又開始怪罪爸爸,為什麼要自己動手亂修,造成晚上的時候沒人來修理。

那時,突然想起這本書《不順利的日子順心過》,從書櫃中拿出來,重新翻閱一遍,發現有很多地方都懂了。原來很多事情是要遇到,才能明白解決的方法。就像書中所說的,要進入風險圈前,要先在學習圈學習,再離開舒適圈,越願意踏出舒適圈的人,生命越自在。

遇到困境是你改變的大好時機,書中提到二元對立是最危險的,因為把他人當當異類,如果能用他人視角看世界,不要把世界變成二元對立,想說錯總是處在他人,世界會更美好。

如果正在生氣的時候,可以像樹一樣,別行動、別說話,等生氣的感覺過去再行動。

如何不灰心喪志呢?最重要是要自覺,「自我察覺」然後才能做出改變。

人突然改變可能就是因為突然受了很大的打擊,像突然得了絕症,一夕之間就可能把慣性模式改變。但是如果不是發生絕症或受重大打擊時,也可以培養慈悲心來改變,只要不要把自己認為是受苦者,用慈悲心願相同狀況的人不再受苦,你就會找到順心的方法。

因為發生浴室水龍頭爆水不止,想到了這本好書,也在第二天順利修好水龍頭,同時請水電工裝了一樓的電燈,遇到困境,真是改變的好機會。

只要不順心時,想想這個事件給你有什麼改變的機會,就會順心了。

PS:因浴室水龍頭故障,請水電工到家維修後,給了更好的居住環境,因想找水龍頭止水方法,看到youtube水電爸爸的影片(竟然有34.9萬訂閱),在找水電工的過程,發現台灣缺工問題會像美國一樣,技術工作者越來越難請,尤其台灣有很多老房子,擁有一些專業技術(水電、抓漏)就有好商機。

18 2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理財自我成長

你會想花2000元的交通費去外地參加3小時的課程嗎?

by 謝毅貞 17 2 月, 2022

一開始猶豫,後來慶幸自己去了,當頭棒喝點醒你的價值談判工作坊。

我是那天遲到又早退的大二女力學員(這種介紹好嗎?)

2/13(日)女力學院排的工作坊『價值談判』在台中,前一天才確認排到這個課,雖然高雄到台中只要短短42分鐘高鐵就可到,但仍猶豫要不要去,高鐵來回不算便宜,加上去了等於整個星期沒休息。

猶豫後,覺得第一堂實體課就沒去,後面不去的機會更大。還是搭了12:55分的高鐵往台中出發,上課的地點在捷運站附近,所以沒有抓很久的時間。

沒想到從高鐵站搭到上課地點需要14站,搭捷運的時間跟搭高鐵的時間差不多,一開始就遲到近半小時。

老實說,因為太晚填,這屆女力學院很多課都已額滿填不到,那時只是大略填了以台中為主的課程。價值談判,那時也只看到講師英文名字Crystal ,到要上課前幾天才知道原來是微軟的行銷協理白慧蘭,大一時上過她的大使課,得到很多啟發,發現講師是小白時,覺得排到這堂很幸運。

當天因為一開始就遲到,開場沒聽到,急忙趕到,也沒心情介自我介紹,加上小組控場時間,總之就被略過了。

在這簡單介紹

#待退公務員

#照顧者

#用網路分享美好生活

可能是很確定離開公職的日子近了(不做最大),再加上background也不差(這點對公職超重要),在職場上,前陣子和長官工作上的談判可說是順風順水。

對一個很確定要離開目前職場環境的人還有需要去上一場職場談判課嗎?一開始確實是以不想浪費學費的心情到課。

上完後,覺得很有用,小白講話很直白(姓氏白的原因?),可以打醒很多固有的觀念。

「知道自己要什麼是最重要,知道自己要什麼後,化被動為主動,選擇談判的觀點。」光用學員分享的實例來帶出這段話就值回高鐵票。工作坊和大使演講最不同的就是用實做和實例,每堂課因為參與者不同,呈現出來的風貌也不同。

價值談判的重點如下:

只要能上桌就有力。

1.上桌

2.想清楚自己要甚麼,讓自己有動機上桌。

3.讓對方知道你能給甚麼,讓他有動機上桌。

上桌後把對方視為平等的談判夥伴。

這堂談判課不但可以用於職場上,也可用於生活上。

在職場上,這陣子我可能不太需要,在家庭上,才是我目前需要修行的功課。

或許是時機該跟父母談論從公職離開的議題了,就用這堂課學到的技巧把父母當夥伴開始溝通。

已經先用課堂上的「主動選擇」做了提早從公職退休的決定,再來就用這堂課學到的技巧把父母當夥伴開始溝通,化解父母的各種疑慮。

打算用善意的謊言跟父母說離開公職後有月退休金,而且網路上的收入可以填補原本不足的部份(其實目前並沒有…),但若以傳統財富自由的定義,似乎又已達到。

行動才是上課後最重要的事,建議有上這堂課的同學設個小目標,把學到的方法拿出來實做!

沒上過課的人,有機會就去上。

若暫時沒機會,只要做到「知道自己要什麼」和「主動選擇」,未上桌前就先贏一半了。

很感謝自己沒放棄台中上這堂工作坊的機會,感謝小白點出「主動選擇」才是女性薪資低的主因,感謝學員們用自己身上發生的鬼故事,讓講師可以從實際發生的事情上破解盲點,所以有的一切造就了一個成功的工作坊,也感謝女力學院這次除了講座,還多了工作坊的課程,所有的一切讓2/13的台中行很值得。

到外地上課多少交通費是你可以接受的範圍?

17 2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生活自我成長

《駭客任務:復活》一個尋找自我的愛情故事

by 謝毅貞 25 12 月, 2021

很多人都說動作戲很混,真的,大多時候只是男主雙手開無雙用氣功打敗對手,但不管是基努李維還是尼歐都老了,英雄遲暮重返源頭,不能要求跟年輕時一樣的動作戲,追求的是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開始的尼歐被塑造成另一個人,是全球知名遊戲《駭客任務》設計師湯瑪斯安德森,過著倉鼠般的生活(OS:看到這有點害怕,就像上班族,起床、跑步機上運動、工作、看心理醫生,過著重複的生活,陷在迴圈中的我們。)

沒看過前三集直接看也看的懂,但若看過前三集應該對劇中的一些設定會有更多體會。

…………………….防雷線………………………

湯瑪斯安德森在分不清現實與虛幻時,多少也發現了一些真實,他的一些行為導致一些人覺醒,自己也不放棄,使用了一個舊代碼來尋找自己。

一個機會下莫斐斯帶著覺醒的人找到尼歐,問他要渾噩度日還是想尋找真相。在分不清真實與虛幻時,就不知道怎麼抗拒與覺醒。

尼歐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發現在自己被困在維生系統中,腦中的思想成為遊戲的動力,但要脫離維生系統也需要經歷轉變期的痛苦,就像一般人要脫離舒適圈一定會有陣痛期。

尼歐甦醒後想喚醒崔妮蒂,對我而言,這就是一個尋找自我的愛情故事,兩個找回心靈自由的人在一起發揮更大的力量。

奇幻、冒險又充滿詩意的愛情故事,但要看懂需多看幾次。我是想重補一二三集後,再看一次《駭客任務:復活》

如果想看動作戲和爽片,看蜘蛛人會比較適合,我是想重補一二三集後,再看一次《駭客任務:復活》

若是想跳脫舒適圈,當人生有另一次機會時,千萬要把握。在舊的一年即將結束前,可藉這部電影來思考未來的人生,想選擇紅藥丸還是藍藥丸。

如何做好準備面對充滿AI的元宇宙,這部電影會或許會帶給你省思和想法。

在虛幻的美好夢中和殘酷的真實,你會選擇那個?在元宇宙時代,相信這會成為人類即將面對的大哉問。

PS:很佩服22年前的《駭客任務》可以架構出那麼特別的世界觀,說起來《駭客任務》4大多是向22年前的電影致敬,突破性不高,但還是覺得可以幫助思考人生與未來的電影。

25 12 月, 2021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投資理財自我成長閱讀

《金錢的秘密》解碼金錢的各面項

by 謝毅貞 10 12 月, 2021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7387

人是英雄,錢是膽!

從不隱瞞對金錢的熱愛,雖然一直認為健康的重要性大於金錢,但我也認為夢想需要金錢幫忙達成,金錢雖是工具,也是很重要的工具。

前面講了這麼多是要推一本最近看完的書《金錢的秘密》,一開始覺得這本書每篇文章太短、不太有架構,直到看到「尊重別人能改變運氣」的章節後,才開始逐字把這本書看完。

為何一本談金錢的書,在我看到「尊重別人能改變運氣」後才改觀?

這篇提到一個韓國著名的企業家,在談到自己事業時,眼神和口才生動,但在大家的談話出現名人的名字時,都輕蔑的說:「那個人啊…」

作者以此為鑑,當自己事業規模變大時,也會用「他啊、那傢伙」來炫耀自己與頗有名氣徒弟間的交情。

發現尚無事業規模的我,最近也同樣有這種表現,自省後就開始認真看這本書,每個書有其性格,能打中每個人的點也不同,我是被這篇文章打動。

下面簡述一些書中對我有影響的部份:

  1. 風險高的時候風險最低,具備洞察的能力,壞的情況,反而給了優惠的價格購進資產。(O.S.:進入加密貨幣是好時機)
  2. 想要快速致富就要慢下來。(O.S.:致富心態)
  3. 最危險的時候不是「不知道」而是自認知道的時候。
  4. 重複的運氣是實力(重複的失敗是習慣)
  5. 買一張優良公司的股票(O.S.:股市有沒有正式進場,心態會差很多)
  6. 創造一個不需要工作的環境是成為有錢人的第一步。(精神和肉體都得自由)
  7. 不能鄙夷財富(生於貧窮不是罪,但死於貧窮就是錯)
  8. 巨石從山下滾下來,有人被砸死、有人逃過一劫,也有人把石頭拿去賣。最大的財富移動都是這種方式。(O.S.:危機即轉機)
  9. 做投資的人,市場情況再惡化,也要在可應對情況下投資。
  10. 使用金錢的能力如高超的政治技術,要簡樸但不可吝嗇。
  11. 我們的選擇決定我們的命運,要增加選擇權,也要懂得要求其他的選擇題。
  12. 用賺錢的錢買時間,因此時間讓我得以學習、遇見專家,又得到更好的情報。
  13. 選擇買進後,可以長久不需要交易的股票。甚至喜歡一輩子都不需要賣出的公司股票。
  14. 剪掉信用卡,使用現金卡,才能變成投資體質。(O.S.:我做不到XD)
  15. 認為沒有什麼事業可做的人,是缺乏創意的眼光。(只要在國際展覽會,裡面一定有一些剛起步的公司,若能拿到代理權,或改善一些構想,就是新事業)

文中的O.S.是我的心裏話,(  )是認為需加註的重點。

讀一本書最重要的就是行動,這本書比起策略更重要的是心態。

我想先改善的是對人的態度,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不要用「他啊、那傢伙」來炫耀自己與頗有名氣、財富朋友間的交情,但仍要遠離充滿負面能量的人。

不要賺快錢,無法心靜,很多事都無法功成。

可以因資產配置的原因錢進未來貨幣,但仍以長期投資為主。

做不到的是「剪掉信用卡」,除非有人證明使用信用卡就會養成貧窮體質。

作者是跨國集團SNOWFOX創辦人金勝鎬。他出生於韓國,在美國經營事業,寫這本書的初心是希望在高齡化的社會,不要讓失去勞動力的老年退休者的貧窮成為社會問題,所以從年輕時就要掌握金錢的秘密。

推薦不想成為下流老人的人,從心態上調整,做出正確的選擇與行動,走向美好生活。

10 12 月, 2021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自我成長閱讀

看完《轉念的力量》開始終生學習的轉念功課

by 謝毅貞 6 12 月, 2021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6207

昨天到高雄大遠百參加賴佩霞老師《轉念的力量》新書發表會,很勇敢的在眾人面前舉手發問,也感謝老師的解惑,光看到佩霞老師就讓人有一種心靜下來的寧靜感。

各種雜念糾結放不下怎麼辦?賴佩霞老師用東方的觀點去介紹Byron Katie(拜倫.凱蒂)的「轉念功課」,為什麼不直接翻譯她的著作,佩霞老師也提到東西方的社會環境、教育方式不同,有時對問題的同理心不同,例如和原生家庭的各種糾結,西方的導師會認為「就搬出去住」不就解決了,而無法理解「孝順」在台灣社會給子女的枷鎖有多大,所以佩霞老師想用東西合併的思惟來解說「轉念」。

這本書介紹的轉念功課讓你在一步步跟著做練習時自然解套心中糾結的念頭。

轉念功課的四問與反轉

1.真的嗎?替大腦按下暫停鍵,不在再任由情緒膨脹。

2.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讓自己重新定錨。

3.有這個念頭時,我如何反應?

4.沒有這個念頭時,我是怎樣的人?

5.反轉並找出三個實例。

真的就只有這樣的步驟,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而且念頭就算轉成功,也有可能再跑回來。

我在新書發表會問賴佩霞老師的問題是:「最近因為媽媽健康問題,我學著用書中佩霞老師和先生Bob的個案解說方式來轉念,但有時轉成功了,可能遇到某個環境或事情,過度擔憂的念頭又跑來回了,要怎麼處理?」

老師的回答是:「轉念是一生的功課,可以幫助我們遇到負面念頭時,本來可能是想一個月變成只想一小時甚至幾分鐘。要一直練習和使用,就算在生命盡頭遇到一個二百五,也要用轉念的方法讓我們離開時是深愛這個世界。」

書中除了轉念方法和步驟,佩霞老師也用了很多實例和與學員的轉念對話讓大家更加了解如何應用轉念的方法,看完後也想去參加佩霞老師的工作坊。

大力推薦賴佩霞老師的《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與新書《轉念的力量》,看完後對你的人生一定有幫助,真心不騙。

6 12 月, 2021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1
  • 2
  • 3

關於我

關於我

謝毅貞

87年初等考試、90年普考、92年高考,現在是一個待退公務員,這是一個分享美好生活的部落格,會從健康、閱讀、理財、生活四個面項來分享。最好的美好就是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近期文章

  • 《21天養成健康習慣》免費講座歡迎你來參加
  • 照顧者必讀!張曼娟的《自成一派》讀後心得
  • 影評:《史塔茲的療癒之道》(Phil  Stutz )
  • 【試閱】渡邊淳一的《鈍感力》~鈍感不等於遲鈍
  • 《歡迎搭乘轉運計程車》心得分享

近期留言

    與我聯繫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最近文章

    • 《21天養成健康習慣》免費講座歡迎你來參加

      11 5 月, 2023
    • 照顧者必讀!張曼娟的《自成一派》讀後心得

      20 4 月, 2023
    • 影評:《史塔茲的療癒之道》(Phil  Stutz )

      18 2 月, 2023
    • 【試閱】渡邊淳一的《鈍感力》~鈍感不等於遲鈍

      16 2 月, 2023
    • 《歡迎搭乘轉運計程車》心得分享

      13 2 月, 2023

    文章分類

    • 二度就業 (3)
    • 健康 (12)
    • 幣圈小白學習筆記 (4)
    • 投資 (9)
    • 旅行 (2)
    • 照顧者 (8)
    • 理財 (12)
    • 生活 (21)
    • 第二人生的準備 (4)
    • 美食 (1)
    • 自我成長 (22)
    • 運動 (1)
    • 醫療 (8)
    • 長照 (5)
    • 閱讀 (25)

    Popular Posts

    • 1

      [普好雷]《月球隕落》很適合老高說書的電影

      5 2 月, 2022
    • 2

      你聽過聲灸嗎?和聲灸的神奇相遇

      1 3 月, 2022
    • 3

      看完《轉念的力量》開始終生學習的轉念功課

      6 12 月, 2021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 Line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謝毅貞 網站主機維護:光拓數位工作室


    回到最上面
    毅貞的第二人生地圖
    • 關於我
    • 聯絡我
    • 以終為始的初衷
    • 閱讀
      • 自我成長
      • 生活
    • 健康
      • 醫療
    • 理財
      • 投資
        • 幣圈小白學習筆記
    • 第二人生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