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照護之路帶來撫慰與希望-《照顧別人,是一門不可能完美的藝術》

我是家中二老的主要照顧者,雖然不是全職照顧者,但在2020年父母都有身體不適住院的情況,錢和時間全數噴發,覺得連自己都要倒了,怎麼當個照顧者,從那時開始,就開始看很多照顧者寫的書,例如張曼娟的《我輩中人》、《以我之名》但我看的照顧者書籍都是有關老人長照。 

這本書打破我三觀的是,原來照顧者有那麼多種類,照顧一個年輕但無法復原人的疲累是我沒想過的情況,這本書看了以後真的像副標,「為照顧之路帶來撫慰與希望」。 

這本書就像用一篇篇照顧者的故事,吸引著你一直讀下去,一點都不理論,甚至可以說是一本照顧者小說,作者潘妮.溫瑟爾二度成為照顧者,一次是11歲時照顧她母親,第二次是現在照顧自閉症的兒子,而她在墨爾本取得電影和創意寫作學位,文筆極佳,從前言就一步一步的吸引你往下閱讀。 

做為一個全職照顧者,潘妮.溫瑟爾分析她自己,身心健全的白人女性,擁有大學文憑以及一份有彈性的工作。如果連她都認為協助一個失能的孩子是件困難的事,那麼更弱勢的人取得支援的道路顯然更加困難。 

潘妮.溫瑟爾說寫這本書並不是為了淡化照顧者的各種麻煩,只是希望其他照顧者的故事,不再那麼寂寞,清楚看到自己在艱困環境已做得多好。 

本書的探討照顧者的各種處境,我們這個社會不善於討論死亡與照護這兩個議題,所以作者也訪談了各類照顧者個案,探討各種照顧者可以採用的建議方案。 

照顧者被現在的社會描述為「不是天使就是可憐人」,但對大多數的照顧者就像一般人一樣,有時很棒、有時很糟,但絕大部份,都是平凡普通。(當過照顧者的人應該可以感同身受) 

照顧者也要學著自我照顧,不要因為給自己一點點時間就感到內疚感。 

書中也提供照顧者一個簡單自我照顧的方法,首要是睡眠,休息和放鬆是第二項重要工作。如果連休息和放鬆的時間都沒有,用呼吸來補。 

如果你無法允許自己去休息,那麼你也必須為了你所照顧的人去休息。運動或創造性的紓發方式(陶作、唱歌、彈琴及畫畫),都有利於減少焦慮,擁有平靜和喜悅。 

照顧者也需要他人的照顧,還要自我疼惜,善待自己。(書中有詳細解說,可參考Christopher Germer的書) 

人類天生就不是孤獨的物種,找到與自己情況類似的照顧者群體分享生活經驗,到互助團體或網路社群尋找幫助,對一些全職照顧者帶來正面回饋,找到生活上的情感支持。 

除了部落格和社群媒體,通過podcast聽到他人用他們的聲音分享經驗,更是令人感動,podcsat可以提供更細膩、詳盡的對談。 

學習開口求助,你的朋友或許隨時願意在緊急時伸出援手。當一個照顧者,很多時候會被迫放棄自我,作者說,除非迫不得已,否則她絕不會向朋友開口求助。朋友告訴她,對於能夠幫上忙感到高興,如果從未開口求助,永遠不可能真正知道友情有多深。 

潘妮.溫瑟爾寫這本書是為了照顧者找到自己起床的理由,讓照顧者把自己從家人身上得到的技能與知識,全運用到幫助他人的行動上。 

服務自己所愛的人感到很大的成就感,當生活有許多限制時,如何找到樂趣?潘妮.溫瑟爾仍會排除困難帶自閉症的兒子亞瑟出遊,或在家裏創造出同樣的樂趣。 

或許你希望照顧者的角色永遠不會落在自己肩膀上,但疾病、老邁、失能與死亡是我們無力控制的部分,你可能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潘妮.溫瑟爾在書中提到一個我很同意的論點,「照顧照顧者,是我們整個社會的集體責任。」 

想要創造出那個大家都非常需要的社群,分享我們的故事是其中一種方式。 

藉由我們的故事,我們會知道我們一點都不孤單,這也是我開這個部落格的原因之一,同時也希望有照顧年邁父母的勇氣的高雄區照顧者加入這個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80224859023382,學習求助與互助,或許這就是善待自己、疼惜自己的一個方法。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