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osts
為什麼做CT( ...
以終為始的初衷
《21天養成健康...
照顧者必讀!張曼...
影評:《史塔茲的...
【試閱】渡邊淳一...
《歡迎搭乘轉運計...
比英雄更好看的反...
鹽埕「偷喝奶茶」...
愛自己的全部~《...
人生《可以強悍也...
錢都去找喜歡它們...
  • Home
毅貞的第二人生地圖
  • 關於我
  • 聯絡我
  • 以終為始的初衷
  • 閱讀
    • 自我成長
    • 生活
  • 健康
    • 醫療
  • 理財
    • 投資
      • 幣圈小白學習筆記
  • 第二人生的準備
分類:

長照

照顧者長照閱讀

照顧者必讀!張曼娟的《自成一派》讀後心得

by 謝毅貞 20 4 月, 2023

作者:張曼娟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31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2308

張曼娟的中年三部曲最後一部,描繪照顧者的苦與甜

《自成一派》是張曼娟最新出版的作品,書中分享了她成為獨立照顧者後的心路歷程以及與家人相處的經驗,這些內容也曾經在她的臉書和中年三部曲中出現過。

我想會深受張曼娟老師的文字吸引,除了同是照顧者的心境之外,我跟她都算是孝但無法順從的人,應該都是自行一派的同類人。

我是一定會成為獨立照顧者,因為沒有其他手足,但獨立照顧者也有好處,就是可以自行做決定不受阻礙。

如張曼娟老師說的所有照顧者都是願意承擔、不逃避這份責任的人,因為不忍心讓老人家老去之後沒有人照顧,不過照顧者仍可發出自己的聲音,在這條照顧之路上,互相加油打氣,讓照顧之路不再總是孤單獨行。

金句

  1. 源源不絕提供愛的,是願意為彼此付出愛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家人,血緣從來不是必須。
  2. 家,不只是講愛的地方,更需要講理。講理,是我們對於所愛的保護,也能讓彼此有真正的理解與包容。

3.中年以後,我覺得成為給予者是很激勵自我的。當我們付出

時間與經驗,為年輕人提供幫助,也像是重新體驗了那些嘗試與努力、失敗與成功。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

1.不用成為完美的照顧者,盡心即可。可向外界求援,找到能幫助你的人。

2.讓自己成為新形象長輩,成為被喜歡的老人(被照顧者),對照顧者充滿感謝,讓照顧你的人感到幸福。

3. 停止對家的抱怨,尋找自己喜歡的生活,人只能活一次,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自成一派》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書,尤其是對於照顧者來說,其中的內容會帶給他們一些啟發和支持,有接住照顧者的溫暖感。

20 4 月, 2023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照顧者長照

如何與年邁父母和樂相處?—《與父母相處不內傷》

by 謝毅貞 6 4 月, 2022

三明治世代的中年子女與年邁父母相處常發生摩擦,因為年邁父母是處於愛物惜物的時代,而中年子女是處於經濟起飛的鼓勵消費時代,在進入斷捨離的時代,很多相處自然會產生不同時代的衝突。

我曾在鼓勵父母把家中無用東西丟掉時,媽媽說:「把我丟掉好了,我最無用。」只好不了了之,我也試過把父母的不知那來的東西送掉或拿去回收,作者說:「這種做法絕對不行。」不過因為家中那些東西,他們跟本沒使用也忘了,所以暫時沒有發生衝突。

作者保坂隆是日本精神科權威,著有很多老後(第二人生)的暢銷書,在心這本書中他從心理學觀點來解讀年邁父母的心情,也提供了溝通建議,例如丟掉家中雜物可以「家中雜亂的壞處」解說,用「收拾」、「整理」來代替「丟掉」。(OS:打算來試試,有沒有效,之後再來update)

「他那麼頑固」、「無法與他溝通」,如果你覺得這是在講上年紀人的話,或許你懷有「高齡者=頑固、任性、難以溝通」的偏見。(OS:我有)

如果你想和父母好好說話、更好溝通就要拋棄「上年紀一定會○○」的想法。若我們能先理解對方心情,互相尊重對方觀念,在溝通時就容易取得共識。

書中保坂隆提供了從各角度與父母折衷溝通的70個實用法則,例如別把年邁父母當小孩,讓爸媽決定他們想做的事就好,干涉太多,只會變成多管閒事。

有時父母「唱反調」,其實是為你著想,不想給子女添麻煩的體貼心情。

父母把「沒錢」掛嘴上,是對金錢感到不安。

把能做的都做好,剩下的就順其自然,這樣想對身心健康也比較好,樂觀是事先做好防範措施或疾病預防,樂天是什麼都不做,事情發生才慌了手腳。

談論父母的財務需要掌握談論的時機點,最好在父母精神及身體狀況穩定的狀態下討論這類話題,金錢不是不潔之物,但確實是非常敏感的問題,務必要謹慎行事。

當照護嚴重影響自己生活時,就是詢問父母入住長照機構的最佳時機,勉強自己繼續照顧父母,很可能落得兩敗俱傷。

如果父母說:「我的腿不行了,走不動!」就用開朗的語氣回答:「推輪椅只是小事,交給我吧!」父母身體不聽使喚時,更要照顧他們的心。

跟高齡者或自己父母說話時,盡可能放慢速度,稍微提高音量,一字一字說清楚就能減少溝通不良機率。

就算無法理解,只須「嗯、嗯」點頭,或是握著對方的手,輕撫他的背部,盡量讓病患保持平靜的心情就好。

從書中得到很多跟年邁父母或高齡者的溝通方法,但試行才知道有沒有用,之後用書中的建議方法解決一些與年邁父母溝通後再來更新。

6 4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健康照顧者生活醫療長照

醫學級肺部鍛鍊法讓肺年齡變年輕

by 謝毅貞 30 3 月, 2022

前陣子媽媽因為咳嗽而且走路會喘,被醫生排了CT(電腦斷層)檢查,檢查後無大礙,但咳嗽的問題沒有改善。

在媽媽到胸腔內科掛號時,就在圖書館借了這本新書《醫學級肺部鍛鍊法》,作者奧仲哲彌是日本的胸腔外科醫生,專業是肺癌診治,同時熱心推廣呼吸法及呼吸肌訓練。

除了老人家,奧仲醫生提到現代人因運動不足,肺年齡大幅衰退(包括他自己),因為肺年齡上升而導致的慢性呼吸道疾病(COPD)成為名列前茅的死因之一。  

奧仲醫生認為受損的肺功能無法復原已是過時的常識,只要能改善不正確的生活習慣,積極透過呼吸法、呼吸訓練來鍛鍊深層肌肉,改善肺臟功能。

奧仲醫生在書中提供了幾種呼吸訓練的方法,媽媽只做了本書最簡單的呼吸法練習就對長期咳嗽、走路會喘有很大的改善。

影片中截取了書中最簡單易行的幾種呼吸訓練法,更詳細的內容請參閱本書。

我做了之後覺得對大胸肌的放鬆也有顯見的效果,奧仲醫生提到大胸肌比較放鬆的時候,肺臟的空氣吸入量也會隨之增加,呼吸自然會比較放鬆。

突感呼吸困難時,「吐氣」會比「吸氣」困難,所以我和媽媽做呼吸法訓練時就先吐後吸,盡量把肺中的氣全部吐出來後,再吸氣,進行數次後呼吸就會平緩。

行動就是最好的準備,好好呼吸就能讓身體更健康,趕緊跟著本書做呼吸法及呼吸肌訓練。

30 3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健康照顧者生活醫療長照

你聽過聲灸嗎?和聲灸的神奇相遇

by 謝毅貞 1 3 月, 2022

有一陣子,媽媽睡不好,網路上找了頌缽音療的音樂有改善,打算學習頌缽,用缽聲來療癒自己與家人。

可能一直搜尋相關資訊,FB就推了一個頌缽廣告,上課地點在離家很近的明華路,很巧的是這堂課的授課者是kobo電子書早就買了但沒打開過的《缽.聲灸療育的藝術》的作者。

想說是作者親臨就報名了,一直以為那是音療課程,想到踏進去以後發現好像不一樣,但都到了,沒有什麼好怕。

聲灸是缽直接碰觸身體,用神奇的音波深入體,用缽的聲音讓體內的水達到自身循環代謝,提升免疫力。

雖然跟我原本設想的頌缽音療不同,但在老師幫大家做局部體驗後,覺得可以用音波接觸身體,而傳出的缽音仍是充滿療癒感,一缽兩用更有CP值,立刻當場就報名了居家基礎班。(也太容易推銷?

後來就趁支援疫苗接種站的空檔上台北學了一堂聲灸的居家基礎班。

回家後就開始幫媽媽用聲灸做治療,但只學了一堂,自己都不熟悉的情況下你敢幫人家治療嗎?

我有先問過老師如果萬一打錯了會怎樣,他說不會怎樣,最多就是效果比較不好而已,所以我就放膽把我媽當第一個學習的個案。

我媽不知是很要給我信心還是心裏作用,在我台北上了居家基礎班後,幫她敲第一次,她就說睡眠有很大改善。

為什麼會想要去參加聲灸的基礎版?那時是覺得總不能每天都找老師做聲灸,一是預算不容許,二是老師也沒無法配合你的時間每天幫你做聲灸,用老師系統化頌缽技法,很簡單成為日常家庭居家保健的方法。

針灸還是要配合養生,所以要結合老師在書中提到的健康事件是「多喝水」、「吹風機」、「睡覺」、「喝粥」,目前我比較常做只有「多喝水」,其實這四件都很簡易可行,有關《缽.聲灸療育的藝術》,之後再寫一篇分享文。

最近因為拉傷,趁老師到高雄做聲灸推廣時找老師做了一次個案療程,當場有了改善,但有沒有立刻痊癒,其實並沒有,所以上過居家基礎班和買了缽就可以隨時幫自己修復,雖然還沒全好,偶而也搭配復健科的電療,但學了這個居定養生法對我在家自療有幫助,看完後有想討論的地方,可留言或在關於我找到聯絡方法。

1 3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健康照顧者生活醫療長照

為什麼做CT(  電腦斷層攝影 )可以改變人生?

by 謝毅貞 16 2 月, 2022

因為被懷疑有腫瘤,遇到兩次被醫生認為需要CT檢查的情況,一次是我,一次是我媽,兩次檢查後都對人生觀有所改變。

先談談我媽這次,因為長期小咳嗽,在地區型醫院照X光後,被建議到醫學中心胸腔外科做CT檢查。

去年(110)年11/30到醫學中心胸腔外科掛門診,電腦斷層攝影CT(computed tomography)現在似乎是蠻普通的檢查,

所以需要排很久,1/21才排到檢查。

因為是被懷疑左心後有4.2公分腫瘤,加上咳嗽與會喘,一直很擔心被醫生做出不好的宣告,雖然在11/30醫生有初步判斷是嚴重胃食道逆流,但也不敢說會過關,還建議我們做自費檢查,可以比較快。

1/21檢查後,1/25看報告,又還到主治醫生請假(代診),後來是虛驚一場,但是走路會喘和長期咳嗽仍未解決,需要找其他治療之道。

想要談的是在等待檢查和看報告時,我曾很擔心是惡性腫瘤,而這個等待期又很長,因為醫生講國語,老人家聽不太懂,所以沒有很擔心(不知者無懼),但我這個照顧者是很擔心。

在等待期間我使用了很多跟吸引力法則相關的方法,在三分鐘未來日記中寫下媽媽檢查後很健康之類的文字,不過心裏仍是有懼怕的時候,雖然吸引力法則說「讓你選擇的醫生」做他們的工作,然後將你的心智集中在健康上。」有些時候還是知易行難。

不過使用吸引力法則,多數時間可以讓你的心裏保持安定,有一種報告出來會過關的自信,後來也真的成功。

之後再來介紹三分鐘日記和實際施行的成果,目前進入第二輪,依然很多事神奇的成真。

重點是想談談人生價值觀轉變,利他的價值觀在我心中更加壯大,期間又看了楊斯棓醫生《人生路引》中,對於金錢觀,他是配偶和小孩外就直接捐款公益團體,不借錢給親朋好友。

因為在《三分鐘日記》中寫著媽媽若健康過關,就把本來可能需要治療的費用慢慢捐給公益團體。

農曆過年前就先捐了一筆錢給銀色大門老人送餐的公益組織,以後若是有遇到理念相同的公益機構也會再捐款。

從利己到利他,就是我經過媽媽這次CT檢查後,改造的人生觀。

至於我自己做CT檢查後改變的人生觀,請至

從自費「全身健康檢查」到「CT檢查」

16 2 月, 2022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關於我

關於我

謝毅貞

87年初等考試、90年普考、92年高考,現在是一個待退公務員,這是一個分享美好生活的部落格,會從健康、閱讀、理財、生活四個面項來分享。最好的美好就是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近期文章

  • 《21天養成健康習慣》免費講座歡迎你來參加
  • 照顧者必讀!張曼娟的《自成一派》讀後心得
  • 影評:《史塔茲的療癒之道》(Phil  Stutz )
  • 【試閱】渡邊淳一的《鈍感力》~鈍感不等於遲鈍
  • 《歡迎搭乘轉運計程車》心得分享

近期留言

    與我聯繫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最近文章

    • 《21天養成健康習慣》免費講座歡迎你來參加

      11 5 月, 2023
    • 照顧者必讀!張曼娟的《自成一派》讀後心得

      20 4 月, 2023
    • 影評:《史塔茲的療癒之道》(Phil  Stutz )

      18 2 月, 2023
    • 【試閱】渡邊淳一的《鈍感力》~鈍感不等於遲鈍

      16 2 月, 2023
    • 《歡迎搭乘轉運計程車》心得分享

      13 2 月, 2023

    文章分類

    • 二度就業 (3)
    • 健康 (12)
    • 幣圈小白學習筆記 (4)
    • 投資 (9)
    • 旅行 (2)
    • 照顧者 (8)
    • 理財 (12)
    • 生活 (21)
    • 第二人生的準備 (4)
    • 美食 (1)
    • 自我成長 (22)
    • 運動 (1)
    • 醫療 (8)
    • 長照 (5)
    • 閱讀 (25)

    Popular Posts

    • 1

      [普好雷]《月球隕落》很適合老高說書的電影

      5 2 月, 2022
    • 2

      你聽過聲灸嗎?和聲灸的神奇相遇

      1 3 月, 2022
    • 3

      看完《轉念的力量》開始終生學習的轉念功課

      6 12 月, 2021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 Line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謝毅貞 網站主機維護:光拓數位工作室


    回到最上面
    毅貞的第二人生地圖
    • 關於我
    • 聯絡我
    • 以終為始的初衷
    • 閱讀
      • 自我成長
      • 生活
    • 健康
      • 醫療
    • 理財
      • 投資
        • 幣圈小白學習筆記
    • 第二人生的準備